《走出迷宮》閱讀心得丨不改變就等死,世界從不等你

舊信念不能帶你找到新乳酪,只會讓你繼續被關在牢籠

走出迷宮閱讀心得丨不改變就等死,世界從不等你

突破思維困局的靈丹妙藥。」讀完這本書後,我如此想著。《走出迷宮》作為經典之作《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的續集,接續了開放式結局,當奇蹟沒有出現,當發展不如預期,當不得不接受事實,我們該如何改變,以及如何面對改變呢?


走出迷宮》(Out of the Maze)的作者史賓賽﹒強森博士Spencer Johnson)是全球知名的經營企管與心靈勵志暢銷書作家,知名著作包括與肯.布蘭查(Ken Blanchard)合著的《一分鐘經理系列,以及寓言故事如《誰搬走了我的乳酪?》、《禮物》、《峰與谷》等,他同時擁有心理學學士以及醫學博士雙學位,在文學領域則非常擅長用簡單的寓言故事闡述生命的哲理,帶給讀者工作和生活上的啟發。

這本書的主角是一名在迷宮裡生活的小小人-哼哼,在前作中他賴以為生的乳酪突然消失了,他剛開始很憤怒乳酪為什麼沒有天天出現,繼續等待並相信乳酪會再度出現,好友為了生存,選擇離開了他去尋找新乳酪,只留下他自己獨自等待。

隨著等待一直落空,他開始怨天尤人,抱怨著「世界一點都不公平」,苦等無果的他不得不踏上尋找新乳酪的旅途,雖然一開始四處碰壁,但與新夥伴盼盼的相遇,讓他有了不一樣的經歷,有了不一樣的思考,有了不一樣的信念,直到最後順利走出迷宮,也順利找到了哈哈。

總結來說,這是本很值得一讀的寓言故事。接下來,我會跟你分享這本書我的一些想法和收穫,以及摘錄一些書中值得一再咀嚼的金句。


舊信念不能帶你找到新乳酪。」這句話貫串了本書。首先,我們得了解「信念」是什麼?信念,就是我們「自己認為」千真萬確的想法,但這些想法未必符合事實。

舉一些例子吧:


  1. 新聞週刊》(Newsweek)曾在 1995 年發表了一篇對未來網路發展預測的文章,認為網路資源不可能取代紙本報紙,但 2012 年底新聞週刊正式終結印刷版本,全面數位化。
  2. 英特爾(Intel)前執行長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Andrew Grove)於 1992 年表示個人通訊器不過是貪婪驅使的白日夢,但時至今日,手機幾乎是大家難以離身的工具。
  3. 微軟(Microsoft)前執行長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也曾嘲笑蘋果不可能取得多大的市佔率,但現在 iphone 的市佔率始終高居前幾名。

正如書中的主角哼哼一樣,他認為乳酪會自然出現給他吃,他認為只有乳酪是食物,他認為迷宮就是全世界,這些都是哼哼曾經緊抱不放的信念。

關於信念的根本事實,是我們所相信的這些事物,大多都是奠基於過去我們自身的經驗和偏見,來主觀判斷我們願意接受怎樣的信念。但事實卻不斷證明,即使過去我們認為已經足夠客觀的假設,都有被推翻的可能,例如過去曾認為香菸有益健康、放血是最萬用的治療方式等等。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曾說:「人有些重要信念,除了自己愛戴和信任的人也抱持相同信念以外,有時根本無憑無據。考慮到我們所知甚少,卻如此堅信自己的想法著實荒謬。

為此,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也表示:「去做你害怕的事,並持續不斷去嘗試,這是迄今克服恐懼最迅速、最可靠的方法。」舊信念也許在過去的時代是適用的,但不代表適用於現今的環境,但人們不喜歡被改變,只有當一個人獲得與原本信念高度相左的新事實時,信念才可能會有所轉變。

如果你也抱有這樣的限制性信念,最好的方法就是採取行動,踏出舒適圈,讓自己出外去接受那些足以顛覆你舊信念的事實,當你開始嘗試你會害怕的事,那就是你成長的開始。

舊信念不能帶你找到新乳酪。

Old Beliefs Do Not Lead You To New Cheese.


「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在故事裡,哼哼認為迷宮是危險的地方,充滿黑暗的角落和死巷子,他為此感到害怕,始終不願前往一探;在飢餓時遇到了盼盼遞給他一顆紅色像石頭的圓球,他認為那不是食物而不願嘗試。

面對未知,人性總是恐懼,這無可厚非,但我們要始終秉持一個信念,那就是「你能辦到的事,一定比你想像中更多。」如果因為看不到,就預設那是一條死路,那你就像一直抱著舊信念一樣,你將無法因此找到新乳酪,不如告訴自己相信自己能找到出路,黑暗的路途並不會像自己想像的那麼恐怖,也許盡頭就是一扇光明敞亮的大門。

迪士尼的經典電影《獅子王》(The Lion King)中有一幕,是當辛巴在不斷自我懷疑以及害怕回到家鄉的恐懼時,他想起了父親木法沙對他說的話:「仔細看清楚辛巴,你比你以為的還要強大。」很多時候我們所擁有的和所能做到的,遠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得多。

你可以去做、去體驗、去享受的事物,遠遠比你以為的更多。

There Are No Limits to What You Can Believe.


你能相信的事是沒有極限的。」當哼哼被盼盼問到迷宮外面會有什麼時,哼哼不可置信地搖頭表示外面什麼都沒有,盼盼如此告訴他。有時因為我們看不見,所以恐懼,也難以想像迷宮之外會有什麼,你可以認為沒有,但也能想像有。請記得:你不是你的信念,你是選擇信念的人

曾為亞洲首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淘寶網與支付寶創始人的馬雲曾說:「成功者:先相信後看見;普通人:先看見後相信;失敗者:看見了都不信。」只有當你相信你會成功,你才會想盡辦法去努力實現它,而不單單只是看到別人成功,才願意相信。當然,更不要即使看見他人成功,依然不願意相信,繼續當個鴕鳥,繼續把頭埋進沙子裡。

還記得在踏入白色巨塔之前,高中成績並不好的我,根本無法想像自己有一天可能會披上白袍,因此我根本沒有為了做到這件事而付諸全力。直到有天我再無其他路可走,面臨沒有大學可念的窘境,不得不回去蹲重考班。因為落後他人太多,我抱持著「我只能做到,我也做得到」的信念,一路苦讀到順利考進醫學系。回首這一段往事,總是不斷提醒著我沒有什麼不可能,只有自己願不願意相信自己,然後付出一切去努力

有時候,你在看不見的時候,就得先相信。

Sometimes You Have To Believe It Before You Can See It.


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害你惹上麻煩的並不是你不知道的事,而是那些你自認為一清二楚實際上卻狀況外的事。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鐵達尼號在 1912 年處女航以前,大家會用什麼詞形容這艘船呢?當時被譽為「上帝都無法使其沉沒」的鐵達尼號,所有人都深信這艘船不會沉,甚至設計之初就沒有配備足夠的救生艇,然而在碰撞冰山即將沉沒時,船上的乘客卻出奇的平靜,甚至不願意搭乘救生艇,直到船身快要沉沒,恐慌才快速蔓延開來,最後,造成了 1500 多人喪生。

事後諸葛來看,也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但這樣的反應,正是非常人性化且普遍的行為現象,叫做「鴕鳥心態」(Ostrich effect)。要避免鴕鳥心態,可以參考以下方式:
  Step1:停下腳步,正視現實
  Step2:自我檢視,感受內在
  Step3:誠實面對,坦言不諱
  Step4:尋求真相,努力改正

總結來說,《走出迷宮》是本很精彩的寓言故事,更是指引人生方向的指南。我們的人生旅途總有被思維囚錮的時候,害怕改變,更害怕改變之後的結果不如預期,讀過這本書,也許能夠幫助你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學習改變信念,接納新事物,進而化危機為轉機,找到生命出口!

最後,我想以書中我很喜歡的一段話作結:「選擇新的信念,改變你的想法,並不會讓你變成別人。你能相信的事是沒有極限的,你可以去做、去體驗、去享受新的事物,遠遠比你以為的更多。

有的信念會扯你後腿,有的信念會拉你一把。

Some Beliefs Can Hold You Down. Other Beliefs Can Lift You Up.

離開迷宮的出路

內容最後更新於: 2025 / 3 / 5,由 Dr. Saturn 更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