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作者:Robin Sharma丨出版社:春天出版
「你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這句震撼世人的一句話,出自於已故 NBA 洛杉磯湖人隊的傳奇球星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是他留給我們最珍貴的寶藏之一。無獨有偶地,許多創業家與成功人士,也總把「早起」視為成功的關鍵。然而,當我們開始嘗試早起,卻發現失敗似乎成了一種常態,我們不禁開始怪罪自己難以自律、缺乏意志力。但早起的關鍵,真的只要自律就好嗎?《清晨五點俱樂部》將會透過寓言故事,帶領讀者練習擁有自己的早晨,提升自己的人生。
《清晨五點俱樂部》背景介紹
《清晨五點俱樂部》(The 5AM Club)的作者羅賓﹒夏瑪(Robin Sharma),他是一位國際知名的領導力專家,畢業於戴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法學院,擁有法學碩士學位。畢業後一開始從事訴訟律師,但他很快意識到,自己沒有辦法從中得到滿足與平靜。25 歲那年,夏瑪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陸續出版了幾本暢銷書,如《和尚賣了法拉利》、《卓有成效的啟迪》等。
1997 年,夏瑪創立了夏瑪領導國際公司(Sharma Leadership International),專門協助企業與個人能發揮最大專業與個人潛能。他的客戶包含了許多《財星》雜誌百大企業、知名富豪、職業運動明星、音樂偶像,以及皇室成員等。此外,夏瑪還熱衷於慈善事業,並成立了非營利組織以幫助改善貧困兒童的生活。
《清晨五點俱樂部》的靈感源自「The 5am Project」,是夏瑪持續提倡的一套能擁有最大化創造力的晨間程序。這項概念很簡單:早上五點起床,利用黃金的第一個小時,專注於自己的體能鍛鍊、自我反思與個人成長。
有別於傳統的自我成長與心理勵志書,夏瑪透過幾位虛構角色的故事,將這套晨間程序與核心觀念融入劇情之中,讓讀者能身歷其境地感受到什麼是清晨五點俱樂部,了解清晨起床後該做什麼,以及能為生活與工作帶來哪些改變。
以下,我將分享六則最大化晨間生產力的秘訣。那麼,我們馬上開始吧!

⒈ 為什麼是清晨五點?
為什麼作者選擇以「清晨五點」,作為改變人生的起點呢?
作者認為,在太陽升起之前的時刻,外界的干擾被降至了最低,是提升自我的最佳時機。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埃爾德﹒沙菲爾(Eldar Shafir)提出了「認知頻寬」的概念,他指出我們的注意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會被各式各樣的念頭與干擾所分散。每一個想法,都會佔據一部分的頻寬,當超出頻寬負荷上限時,我們的專注力會被削弱分散,形成「注意力殘留」的現象,導致工作效率與思考能力的大幅下降。
因此,當清晨初醒時,我們的認知頻寬尚未被外界的干擾佔據,是處理高價值活動的最佳時機。如果能妥善運用這段寧靜的「勝利時段」,專注於單一一項關鍵任務,將能迎來工作效率與個人才能的顯著提升。
另一項成為早晨天才的秘密,是「短暫額葉功能低下」。前額葉皮質區是大腦的高層次中心,負責認知活動、人格表現、理性決策、社會活動以及語言功能等方面的表現。而在清晨時分,前額葉的活動會處於相對低下的狀態,能使我們暫時擺脫過度思考的干擾,當腦波從較高頻日常的 β 波,逐漸降至 α 波,甚至達到 θ 波的狀態,此時便有可能進入「心流狀態」(Flow state)。
在極度專注的心流狀態下,效率、生產力與創造力都能得到顯著提升,完成平時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同時,這段時間也是進行創意和深度思考的黃金期,我們可以將認知頻寬最大化、最有效率地投入到與自我有關的重大課題中。


只有以全副心力投入單一理想的人,才能夠成為真正的大師。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現代物理學之父
⒉ 秘訣一:別成為被馴化的盲目綿羊人
每個人天生都有追求卓越的本能,但隨著歲月流逝,以及日常瑣事的不斷消磨,我們對生活的激情與初衷漸漸被消弭殆盡,開始屈服於社會大眾的行為庸俗化,以及業界之群體去專業化,讓我們逐漸迷失其中。但請記得,藉口是誘惑者,恐懼是騙子,疑心是小偷。
我相信許多人內心深處都渴望著改變,不願意只過著一成不變的日子。然而,現實是,大多數人都從事著扼殺靈魂的工作,只能追求微不足道的短期目標,被社群媒體與科技所束縛,將這種日復一日的重複生活,稱之為「人生」。最終的結果是,這些人早在 30 歲時就已經等於死了,只是等到了 80 歲才埋葬入土。
想要突破這種惡性循環,我們必須拒絕盲從,拒絕成為那些盲目跟隨羊群,不知走向何方的「無膽綿羊人」(Sheeple,意指隨波逐流的人)。從現在起,開始踏出舒適圈吧!舒適圈的盡頭,是邁向另一個頂峰的起點,這點與橋水基金創辦人瑞﹒達利歐(Ray Dalio)在《成功的原則》所表達的觀點的不謀而合。
當然,在攀登山峰的過程中,不免會遇到挫折,總有想要放棄的時刻。但正是在這樣的時刻,你必須克服心魔,戰勝內心的恐懼與懷疑,堅持繼續前進。這不僅是蛻變的契機,也是邁向卓越的必經之路。
無論你身在人生道路的哪一個階段,千萬不要讓某段不完美的過往,阻礙了你精彩未來的光芒。
-羅賓﹒夏瑪(Robin Sharma),《清晨五點俱樂部》
⒊ 秘訣二:覺知影響選擇,選擇決定成果
那麼,既然決定走出舒適圈,我們該如何打造卓越非凡的人生呢?
轉變的起點,在於感知增強。當你看得更多,就能實現得更多;當你懂得更多,就能達到更高的成就。許多頂尖的成功人士,在一開始時都會選擇重塑思維,重構意識。正如美國近代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名言:「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而關於認知層面,作者建議我們共有四個內在領地需要訓練與培養,分別是:思維模式、感情模式、健康模式以及靈魂模式。

大多數的傑出人士,經常會被貼上「偏執」的標籤,他們對於自我的日常態度、行為及活動,會採取極度「細緻化」的手法,對細節相當執著與偏執,而不單純只是以膚淺的心態來面對。書中以一級方程式(F1 )賽車比賽為例,不僅賽車手需要辛勤苦練,每一位維修人員和後勤工作者都不能對自己的責任工作輕忽以待,任何微小的缺漏與失誤,都可能導致無可挽回的災難。

《勝算》一書中也提到了一個成功的公式:「結果=行為X機率」。只要持續重複做正確的事情,透過複利效應反覆迭代,成功的機率就會越來越高。而如何選擇做正確的事,關鍵就在於腦中的認知,因為你永遠賺不到超出認知範圍以外的錢,同樣地,你也永遠達不到超出認知範圍以外的成就。當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並找到可複製的核心能力,逐漸內化形塑成習慣,而習慣則最終決定了你能達到的高度。
在現代社會裡,真正願意為了達到頂尖卓越的境界而努力的人如鳳毛麟角。因此,請記得:在平庸層次的競爭者數不勝數,但是在非凡層次的競爭者卻少之又少。想要成為無與倫比的人,這是前所未有的絕佳機會。
對於每一個時刻都要懷抱感激。
對於自己的雄心壯志,千萬別膽怯。
不要再把時間浪費在愚蠢小事,
而且要把重拾冬眠的創造力、熱情及潛力當成首要任務。
-羅賓﹒夏瑪(Robin Sharma),《清晨五點俱樂部》
⒋ 秘訣三:建立習慣的三個階段
在了解認知的重要性以後,下一步,就是該如何開始建立早起的習慣。
首先,培養早起的習慣,從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始:從購買一個老派鬧鐘開始,設定好清晨五點後放在床邊,並且不要在臥室內放置任何科技產品,讓鬧鐘鈴聲觸發你「建立習慣的迴圈」。雖然一開始執行顯然會有些掙扎,但請記得,所有的改變在一開始都很艱難,並在中間陷入混亂,到最後一片燦爛。


建立習慣的過程,我們會經歷三個階段:
- 解構時期:粉碎過去思維慣性,是最困難的時期。
- 建置時期:當你挺過初期的掙扎,就會進入重新塑造神經通路的階段,建立新的思維通道。
- 整合時期:隨著新習慣逐漸融入日常,這些行為最終會成為自動自發的習慣。
根據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完整建立一個新習慣平均大約需要 66 天的時間。這意味著,通過堅持至少 66 天的刻意練習,你就能將早起變成自然的日常生活習慣。
當過程中遇到困難與挫折時,請記得:「不計一切代價地持之以恆,堅持就是高超才能的入門之道。」越是艱難的事物,才越有實踐它的寶貴價值。每當面臨抉擇之際,永遠要選擇那條最能逼迫自己成長、提升潛藏天賦及個人勇氣的那一條路。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下個階段馬上就會到來。
在破曉之前起床非常好,因為這種習慣有益健康、財富,以及智慧。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古希臘哲學家
⒌ 秘訣四:二十/二十/二十法則
養成早起的習慣以後,便是思考如何最大化運用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
作者提出了一項準則-「二十/二十/二十法則」,將之視為管理早晨的核心方式。作者給出了一項例子如下:

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範本,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目標靈活調整內容。除此之外,書中還分想了成功人士一天的行程解構,不過這裡就不附上拉!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親自去閱讀本書,了解與感受晨型人的魅力吧!
⒍ 秘訣五:邁向菁英的雙週期模式
當我們開始能創造頂尖表現,接下來便是要思考如何能夠持續維持高效能狀態。
成為頂尖人士,並不意味著必須無時無刻都高強度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反而需要尋求在優異表現與深度修復之間取得平衡。在過去傳統的思維裡,總有種「想要完成更多工作,就必須投入更多時間;想要達成更多成就,就必須付出更多行動。」的刻板印象。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適度的休息與恢復,能帶來更有高效率地成長與更穩定的長期表現。
所有偉大的成功人士,在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之餘,也都會刻意安排時間,沈浸於自己熱愛的休閒活動之中。比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精通橋牌、Google 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經常玩高空鞦韆等。這些活動看似與工作無關,但事實上,它們幫助這些成功人士從過度疲勞的腦袋當中校正回歸,重獲專注與創造力。暫別工作的過程,絕對不是浪費時間,而是讓大腦重啟,調整狀態,以應對接下來的挑戰,這就是菁英表現的雙週期循環模式。

⒎ 秘訣六:加入清晨五點俱樂部的五項宣告
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曾在 2005 年的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時曾經說到:「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過著別人的生活。不要被教條所困-這等於是以他人的思維在過活。不要讓別人意見的噪音掩蓋了你的心聲。」
想要打造頂尖生產力與強悍韌性,想要加入清晨五點俱樂部,作者給出了五大宣告:

請記得,大多數人一輩子都過著相同的生活,因為他們踏害怕,不敢離開之前的運作方式。不要輕易與平庸之自滿互相結合,與順從的鐐銬連結,卻抵制一切成長、進化、提升個人的機會。從現在開始,擁有自己的早晨,提升自己的人生吧!
後記:在無人問津的地方努力,在萬眾矚目的地方發光。
總結來說,《清晨五點俱樂部》對於晨間流程的進行有相當完整的論述,從「為什麼做」、「怎麼做」,最後到「做什麼」,以及這些行動可以帶來哪些改變,並提供了非常多頂尖人士所需要依循的策略。作者還引述了大量的名人金句與典故,並輔以一些科學研究與實證案例,幫助我們了解選擇清晨五點的依據,以及更具體地感受到晨間習慣如何提升個人效率與成就感。
讀這本書時,我腦海裡總是不自覺地響起一段話:「在無人問津的地方努力,才能在萬眾矚目的地方發光。」清晨五點的意義,從來並不僅僅只是早起,而在於這段時間被用來做了什麼事情。在這個大多數人還在悠悠清夢的時刻,如果我們能夠釐清自己的目標與想要,並為之付諸行動,才有機會取得與過去不同的結果。
請記得,每一位專業人士都曾經是業餘者,每一位大師的起點都是學徒。普通人只要能培養出正確的習慣,也同樣有機會取得卓越的成就。在這段無人觀看、眾人沉睡的清晨時分,為自己的未來點燃無限可能吧!

.png)
內容最後更新於: 2025 / 2 / 12,由 Dr. Saturn 更新
推薦給您的相關文章
- 《成功的原則》閱讀心得丨《原則》變身冒險故事繪本
- 《勝算》閱讀心得丨掌握機率思維,打造高勝算人生
- 《隱性潛能》閱讀心得丨重點不在起點,而在你走多遠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閱讀心得丨你與寶藏的距離,只在於你是否願意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