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 7 月,台股大盤創下 24,390 點新高,緊接著 2024 年 8 月 5 日重挫 1800 點,跌破 2 萬點關卡,後續幾日又接連回彈上漲,國際股市走向也大多類似,這段時間股民們幾家歡樂幾家愁,越來越多人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既擔心自己被套牢,又害怕錯過股價推升段,你是否也正在經歷,或者曾經也有過類似的擔憂和恐懼呢?
如果你是投資理財界的新手小白,可以先從心態和基本觀念開始學起。如果你對投資理財市場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卻沒有一套穩健的獲利策略,或是心情容易深受影響,那麼我會建議你重新建立起正確的投資理財觀。
有鑑於市面上投資理財類別的書籍真的多到完全不知道該從哪本下手,我們又沒有那麼多時間一本一本讀,更害怕花了時間踩到雷。因此,我整理了一份投資理財推薦書單,這份書單都是我自己讀過覺得收穫良多,很值得閱讀學習的書籍,也許這些書並不是每本書都適合你,但總有一本適合你!這份書單我將會按照體系化的方式來做分類,大家可以根據需求選擇相關書目:
- 建立人生、金錢與財商的心法篇
- 金融市場知識以及歷史的入門篇
- 投資策略以及工具選擇的方法篇
- 人性心理以及名人故事的傳記篇
這份投資理財推薦書單未來會持續更新,並附上簡短心得、精華重點以及收穫感悟。同時,我未來也會慢慢為每一本書附上完整閱讀心得的長文連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不妨收藏這篇文章,未來想找書閱讀就從這篇文章中找吧!如果你對哪一本書有興趣,直接點連結就可以閱讀完整文章喔!
接下來,我們馬上開始吧!
投資理財推薦書單懶人包
相關書目 | 推薦書單 |
---|---|
建立人生、金錢與財商的心法篇 | 《致富心態》 《一如既往》 《富爸爸,窮爸爸》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小狗錢錢》 《金錢心理學》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
金融市場知識以及歷史的入門篇 | 《漫步華爾街》 《大債危機》 |
投資策略以及工具選擇的方法篇 | 《投資金律》 《耶魯操盤手》 《投資最重要的事》 《掌握市場週期》 |
人性心理以及名人故事的傳記篇 | 《雪球:巴菲特傳》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蒙格之道》 |
⒈ 建立人生、金錢與財商的心法篇
⒈ 致富心態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用淺白有趣的故事,梳理人與金錢關係的必讀之作。
《致富心態》是佔據各大暢銷書版許久,也是許多人大力推薦的書籍。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他是創投基金協和基金(The Collaborative Fund)合夥人,也是《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與熱門財經網站萬里富(The Motley Fool)的知名專欄作家。他認為多數人在學習投資理財時,總會過於專注學習技術方法,為了在這門名為「投資理財」的考試中脫穎而出,但卻容易忽略了市場中的所有決策並不總是理性,裡面摻雜了很多人性與其他因素影響。
這本書有別於傳統的理財書,不會教乏味的技術分析、不會教難懂的總體經濟,作者透過充滿寓意的案例與故事,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財商思維,會發現真正的致富之道與學歷、才智沒有絕對關係,反而在於如何保持內心的安定與耐心。
我自己是相當推薦這本書的,不僅因為作者對投資理財的見解,更是因為他洗鍊易讀又風趣幽默的文字,不知不覺間就讀完了 18 篇主題章節,絕對是一讀就停不下來,又能收穫滿滿的經典好書之一!
土星的完整讀後心得:《致富心態》閱讀心得丨心態影響思維,思維決定財富
⒉ 一如既往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與其拼命預測不確定的事件,不如花時間理解恆常的行為。
《一如既往》是一本僅憑書名、介紹及作者就讓我決定收藏的書。讀完這本書後,我更深深體會到,我們總是過度關注時下的新鮮事物,如新事物、新八卦、新訊息等,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很容易被訊息淹沒,因而逐漸失去了冷靜思考和判斷事物的能力。
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正是《致富心態》的作者,本書延續了他一貫的寫作風格,以精彩的短篇故事及案例,不斷提醒我們思考:在這個變換難測的世界裡,與其追逐不斷變動的事物,不如專注於不隨時間變化的「恆常真理」。
在這本書中,我看見的不只是如何掌握正確的致富心態,我更看見的是自己如何在不斷動盪的年代裡,依然保有清晰的邏輯思維及冷靜的思考能力。我相信,如果能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並挖掘這本書中的智慧,在未來將會活得更加從容自在,不會輕易受外界影響而惴惴不安。
土星的完整讀後心得:《一如既往》閱讀心得丨不會隨時間改變的人性法則
⒊ 富爸爸,窮爸爸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投資理財界啟蒙必讀經典,但請謹小慎微。
《富爸爸,窮爸爸》,一本家喻戶曉、幾乎人手一本,長期霸佔各大暢銷排行榜的投資理財書。甚至出到了20週年紀念版。本書作者是日裔美國人企業家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最知名的富爸爸系列書籍,更是在全球翻譯成51種語言、銷量達到驚人的4100萬冊以上。
作為我的投資理財啟蒙之書,為什麼我遲遲沒有寫出完整的閱讀心得呢?我想先談談這本書的優缺點。本書優點是用說故事的方式說明財商的能力真的非常強大,從年幼的故事開始到被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培養財商,透過「窮爸爸」說明著一般常見的「中產階級家庭」財商教育,透過「富爸爸」闡述富人的思維模型,這種強烈對比的敘事方式,讓人無形之中,默默地就會接受了書中富爸爸的理念。而其中對我來說受惠最大的概念,就是建立「現金流」,了解何謂資產與負債,這些都是傳統教育不會帶給我們的觀念。
然而,這也是本書缺點所在,本書挑戰了中產階級家庭的財商教育,必須承認前半段作者的說法和理念讓我有很大的啟發,不過隨著閱讀推進,好像有些不對勁開始悄然而生。作者似乎傳達出了為了不斷追求更多的財富,幾乎無所不用其極,甚至玩轉法律,也許不能說他錯,但這樣的做法真的對所有人都是好的嗎?
總結來說,我認為這是一本帶有雙刃劍性質的書,如果你能提煉出本書的優點,會對你的財商思維有所啟發和提升;但如果你對本書內容照單全收,完全信奉這本書的理念,這可能反而會害了你自己。這點我想各種書籍都一樣,盡信書不如無書,請保持你的理性去看待審視每一本書籍,找出埋藏在稻草堆裡的鑽石吧!
⒋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成為有錢人之前,得先像有錢人一樣思考。
如果說《富爸爸,窮爸爸》是我的投資理財啟蒙書,那麼《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則是打開財富大門的關鍵鑰匙。是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有錢人或成功人士與自己之間的真正差距,不僅是他們做了什麼,更在於他們的思維截然不同。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作者哈福.艾克(T. Harv Eker)是「巔峰潛能訓練公司」(Peak Potentials Training)的董事長。他出身貧困,十三歲開始打了無數份工,大學讀了一年後毅然選擇退學開始創業,經歷十數次失敗後,靠創立了一間體育用品公司翻身並售出才賺進了一筆大錢。然而,兩年內的錯誤投資與大肆揮霍,讓一切再次回到了原點。他重新審視並修改金錢藍圖,東山再起,成功之後也開設潛能開發課幫助無數人,而這本書也成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這本書不會教你怎麼賺大錢,而是重塑你的金錢藍圖。如果你始終用「窮人的思維模型」看待財富與事業,你終究難以突破到更高的境界。儘管本書評價兩極,但它確實讓我受益匪淺。不過,僅僅閱讀本書並不足以讓你致富,關鍵在於,你是否能在重新審視思維後,像有錢人一樣付諸行動。
⒌ 小狗錢錢+小狗錢錢2
-1024x576.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德國版的富爸爸窮爸爸,談理財啟蒙到實現夢想。
「人生是一段旅程。如果我們馴服了金錢,就能賦予人生更多的可能性,讓你的旅程朝著從未設想過的新方向前進。」博多﹒薛弗如此說道。然而,關於金錢,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學校或老師能夠教授金錢與財富的思維,但金錢觀卻對我們的人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如果能儘早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念,也許就能更早實現經濟獨立和財務自由的夢想。
《小狗錢錢》的作者博多﹒薛弗(Bodo Schäfer)擁有「歐洲巴菲特」的美譽,是德國的投資家、企業家、演說家以及圖書作家。6 歲立志在 30 歲時成為百萬富翁的他,16 歲隻身前往美國追尋夢想,但在 26 歲時陷入嚴重的個人財務危機,憑藉堅定的意志與投資智慧,在 30 歲時成功逆轉人生,過上富足的生活。
作者用很生動的寓言方式,講述了他的經歷與金錢觀,不僅適合做為孩子們閱讀的理財入門書籍,同時也在成年人間廣受好評。本書透過輕鬆故事的形式,將儲蓄、債務、股票和投資等理財奈宴巧妙地融合在其中,推薦給擔心閱讀生硬文字會很有壓力的讀者們,讓我們一起跟隨拉布拉多錢錢,邁向豐盛自主的人生。
⒍ 金錢心理學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做出更聰明的財務決策。
「花錢」這件事我們每天都在做,但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會願意花這些錢呢?在不同的狀態下,你可能會做截然不同的選擇,而商人們則會想盡辦法影響你作出決策。事實上,我們對金錢的看法遠沒有我們以為的理性,而本書,將會揭開這些金錢背後的「心理學」。
《金錢心理學》的作者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財經作家傑夫.克萊斯勒(Jeff Kreisler),他們打破了人們對金錢的傳統觀念,並點出了常見的理財誤區。本書透過具體且實用的建議,引導我們做出更明智的財務選擇,並養成更穩健的理財習慣。
這本書適合不喜歡被硬知識植入與條列式建議的人們。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透過許多詼諧有趣的故事與實驗,幫助我們理解與思考關於金錢的心理學。他們說:「我們不想給你魚,我們想讓你知道,你一直以來是如何釣魚的,以期待你未來能夠選擇更好的釣魚方法。」
雖然這不是一本教你怎麼賺錢致富的書,但我想在致富之前,你得先了解自己與金錢的關係。只有了解人性心理,才能在做出錯誤的財物決策前及時改正,避免掉入金錢陷阱之中。
⒎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別等到年華老去,才準備享受人生!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Die with Zero)的作者是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與企業家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他提出了一項顛覆傳統的金錢觀-「在死前把財產歸零」。他認為,多數人一生都致力於財富的積累,卻忽略了金錢所能帶來的真正價值-人生體驗所能創造的「記憶股息」。作者想透過本書告訴我們,盡量不要在辦公室耗費過多時間,也不要等到年華老去,才因為想做什麼卻力不從心而後悔莫及。
為了達成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本書提出了九項金錢法則,從如何最佳化人生體驗開始,到訂定財產歸零的目標,進一步為自己設定人生的時間表。作者引導著我們打破過往的思考慣性,重新看待充分體驗人生所需的三大要素:健康、自由時間與金錢。
我得承認起初閱讀本書時,我一度相當懷疑,尤其當作者不斷灌輸儘早花錢創造人生體驗,而不是著重提升能力與累積財富,讓我始終保有警惕。不過,作者透過許多實際案例和條理分明的論述,讓我逐漸理解作者所想表達的,並不是一種理財模式,而是一種生活哲學。
土星的完整讀後心得:《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閱讀心得丨別等到年華老去,才準備享受人生!
⒉ 建立人生、金錢與財商的心法篇
⒈ 漫步華爾街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投資指數型基金歷久彌新的不敗經典。
如果你想學習投資、想進入股市,《漫步華爾街》絕對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自 1973 年第一版出版以來,至今暢銷超過 50 年,期間每隔幾年作者也都會小改版。這本書橫跨不同年代,度過無數次金融危機,依然屹立不倒,要說他是歷久不衰的經典之作絕對當之無愧。
《漫步華爾街》的作者波頓﹒墨基爾(Burton Malkiel)是一位經濟學家,當過投顧機器人公司首席投資長,也曾任美國總統諮詢委員會的委員之一。本書結合了他的個人經驗,兼具理論與實務,筆鋒幽默,內容紮實卻易於理解,能幫助讀者從宏觀的角度了解過去股價的歷史,分析各種投資策略的利弊,並為散戶提供一套穩健的投資方法。
如今坊間股票投資方法書層出不窮,但最好的投資策略往往大道至簡,我也是這種簡單投資法的受益者之一。投資不是讓你一夕致富,而是在財富積累的道路上穩健前行,希望你也能從這本書的金融歷史與投資策略中得到靈感,找出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輕鬆漫步於投資市場之間。
⒉ 大債危機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回顧 2008 年的金融危機,了解債務循環與經濟運作的經典作品。
債務,是了解金融體系很關鍵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正是債務造就了今天的市場。多數人從小可能都被教育著「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像美國這樣的負債大國,美元卻能持續升值,甚至出現了有銀行「大到不能倒」的說法。究竟為什麼會跟我們對「債」的認知有所差異呢?這讓我們必須得先釐清債務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大債危機》的作者瑞﹒達利歐 (Ray Dalio)是橋水避險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創辦人,同時著有另一部知名的作品《原則》。他自 1975 年於紐約白手起家創辦橋水基金以來,至今已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避險基金,截至 2023 年管理資產規模已達 1230 億美元,被譽為「投資界的史帝夫.賈伯斯」,並被《時代週刊》評選為世界百大影響力人物。本書解析了橋水基金的債務危機分析模型,以及瑞﹒達利歐對百年來的經濟和市場發展,深入分析一個個案例,正如他所言:「我希望藉由本書降低未來再次發生債務危機的可能性,同時讓世人了解如何更善加管理這類危機。」
這本書堪稱超量級鉅作,從它可怕的厚度就可以預見。本書有大量的數據、圖表,對經濟學基礎不夠穩固的讀者來說,閱讀上可能會稍顯吃力,但如果能夠慢慢讀完這本書,看看這位前輩如何預測與面對數次的金融危機,將有助於避免自己在未來犯下類似的錯誤,甚至讀懂債務週期,能幫助自己做出更明智的投資與政策決策。
⒊ 投資策略以及工具選擇的方法篇
一、資產配置書單
⒈ 投資金律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建立必勝投資組合,你需要熟悉的四大支柱。
即使你擁有再多的投資理論與策略,如果缺乏對投資心理學、歷史及投資產業實務上的認識,你也未必能在投資上取得長遠而龐大的成功。這就像椅子的四隻腳,只要缺失其中任何一隻腳,你的投資策略就會失去穩定,陷入危機。
《投資金律》的作者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 J. Bernstein)是一名退休神經科醫師,也是效率前緣投資管理顧問公司(Efficient Frontier Advisors)的聯合創辦人,曾撰寫許多財經與歷史的相關書籍。而本書是他最知名的一本作品,第一版於 2002 年出版,隨著經歷了 2008 年金融海嘯、2020 年新冠疫情、2022 年極速升息,作者於 20 年後推出新版本,加入了新的觀察與反思,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投資理財經典之作。
這本書很適合保守型投資者,以及容易因市場波動而受到情緒影響的人。伯恩斯坦認為投資的要點不在於追求高額投資報酬率,而是如何最大化成功率。換言之,比起賺大錢,他更看重如何避免重大虧損。本書內容對新手來說可能稍顯生硬困難,建議稍微有點基礎再來閱讀會比較好,讀者可以自行斟酌一下喔!
⒉ 耶魯操盤手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專為散戶打造的投資及資產配置參考書。
對於一般散戶來說,到底是買股票好,還是投資債券,抑或配置其他工具?這是一個萬年爭論不休的話題。是該追逐熱門股好,要長期投資還是短線交易,或者應該交由基金經理人來幫助我們投資?小心別讓自己的資產,淪為別人的嫁衣!
《耶魯操盤手》的作者大衛﹒史雲生(David F. Swensen),曾任耶魯大學的投資長,負責管理學校的校務基金,在他的領導期間,耶魯校務基金從 10 億美元的規模,成長至 312 億美元,年化報酬率達到驚人的 16.1%(1985 – 2005),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成就。如果說投資界的股神是巴菲特,那大衛﹒史雲生就是機構法人界的巴菲特。
書中有一個觀點是我非常贊同,那就是對大多數人來說,與其追求報酬相對高的工具,不如專注找到減少不確定性的方法。我們都知道股票是具有長期成長性的資產,但對散戶而言,將資金 100% 投入股市真的適合嗎?當資金投入一定程度時,漲跌 10% 的波動就可能讓我們的心臟難以承受,也因此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為什麼資產配置如此重要。不過,每一位投資界大神都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投資哲學,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策略,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做出更適當的財務決策。
二、股票投資入門書單
⒈ 投資最重要的事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一本巴菲特讀了兩遍的書,足以媲美波克夏的股東大會。
這本書是霍華﹒馬克斯寫給投資人的備忘錄,其地位幾乎足以與巴菲特(Warren Buffett)每年的波克夏股東大會相媲美,巴菲特本人都曾說這本書他讀了兩遍,究竟是什麼書有這個魔力,讓股神巴菲特都為此著迷?
《投資最重要的事》的作者是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是橡樹資本管理公司的董事長暨共同創辦人,管理的資產規模超過 1000 億美元,在美國投資界是與巴菲特齊名的投資人。他從 90 年代起,開始以「投資備忘錄」與客戶和投資人溝通,這些備忘錄在金融業界廣受推崇,巴菲特也對其盛讚道:「只要在郵件信箱裡看到霍華.馬克斯的投資備忘錄,我會馬上打開與閱讀!」
本書精煉了作者多年來的投資智慧,總結成為二十項原則,深入探討價值投資的核心精髓,涵蓋著名的「第二層思考」、避開投資陷阱、對抗情緒的負面影響⋯等幾乎所有與價值投資有關的面向。雖然本書並沒有那麼容易閱讀,但有趣的是除了作者所寫的內容以外,還有四位著名的金融學者與投資專家在原文下方做出評註,不僅讓內容觀點更豐富多元,也讓閱讀本書的過程就像在與這些金融界的前輩們進行討論,處處都充滿了洞見與啟發。
⒉ 掌握市場週期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以歷史為師,是了解未來市場變化的最好方式。
「偉大且罕見的投資人通常具備兩種技能,一個是觀察現在市場週期定位,另一個是做出買進的資產選擇,這是管理投資組合的兩大工具。」價值投資大師霍華・馬克斯在這本書中這麼說到。市面上許多人會討論該如何選擇「投資工具」,卻鮮少有人談論工具與週期之間的關係。然而,無可否認的是,週期在成功投資中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掌握市場週期》是《投資最重要的事》的續作,作者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曾經成功預測了網路泡沫(Dot-com Bubble)與金融海嘯,也促成了本書,本書深入探討了「週期」這件「投資最重要的事」,並揭露週期的成因以及該如何應對。作者說到:「大多數偉大投資家都對週期一般的運作方式與目前正處於哪個階段有卓越的判斷力,這樣的判斷力使得他們可以優異的針對未來進行資產組合配置。」此書幫助讀者掌握經濟、市場、企業週期影響,理解週期起伏以及現在處在的循環位置,並據此做出更明智的財務決策。
這本書有一定厚度,對於不習慣讀較多文字的讀者來說可能會有一些難度,建議可以分批閱讀。書中深入剖析了許多重要的週期,包括經濟循環、政府干預、企業獲利、信貸、房地產和不良債權等,談了不少總經的概念,是知識量很大的一本書,但只要能靜下心來慢慢消化,對你的投資之路將會有莫大幫助。
⒋ 經典著作以及名人故事的傳記篇
⒈ 雪球:巴菲特傳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一本書幫助你完整了解你可能不夠認識的股神華倫巴菲特。
要說到投資界的傳奇,有一個絕對無法避談的名字,那就是人稱股神的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他被譽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其投資策略「價值投資法」更是廣為人知。或許我們都對他的投資智慧與獨到眼光有所了解,但對於究竟是什麼造就了這位投資界的傳奇,卻未必那麼清楚。
《雪球:巴菲特傳》的作者艾莉絲﹒施洛德(Alice Schroeder),曾任華爾街分析師與摩根士丹利常務董事,現為彭博新聞社專欄作家與摩根士丹利資深顧問。因為撰寫波克夏海瑟威的研究報告而結識了巴菲特,並深得他的賞識,在經歷五年多的時間,進行了長達 2000 小時的訪談,最後成為本書,本書完整收錄了巴菲特的生平故事、對世事的看法、曾經歷的挫折、勝利與錯誤,以及他的人生智慧。
這本書內容非常紮實,頁數相當驚人,雖然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閱讀,但絕對能帶來一場很棒的閱讀饗宴。通過這本書,你可以對美國金融、市場、政治圈等有個初步的認識,也能更深入地探究巴菲特與波克夏海瑟威的神秘面紗。閱讀這本書,你不需要具備高深的投資知識,一樣能讓你好好認識這位投資界的傳奇巨擘。
延伸閱讀:【2024 波克夏股東會懶人包】一年一度最受矚目的年度聚會
⒉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窮查理淬煉一生的智慧,讓讀者受用終生的普通常識。
如果你認識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那你一定也聽過被他盛讚的一生摯友,巴菲特稱:「他使用思想的力量,讓我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窮得多!」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正是集合了這位一生摯友的人生哲學與智慧,他就是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蒙格雖然在 2023 年底時以 99 歲高齡辭世,慶幸的是本書收錄了過去 20 年來主要的 11 場公開演講,讓我們能在這些講稿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這位傳奇人物的滿腹智慧,也見證這位老人家犀利又不失幽默的談話。
這本書不同於傳統的投資理財書,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不過話得先說在前,因為本書是收錄公開演講稿,剛讀完可能會覺得收穫滿滿,但因為沒有系統性的整理,很容易隨著時間過去而被淡忘。因此我會建議如果你是第一次要閱讀本書,不要被厚度所勸退,就當作聽一位智慧老爺爺的說故事時間,先讀過一遍有所收穫後,再回來重讀慢慢內化,絕對能讓你有不少的收穫!
⒊ 蒙格之道
.png)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收錄查理蒙格在每日期刊上的演講與智慧。
如果說巴菲特讓我佩服的部分是他的投資策略以及長期始終如一的精神,蒙格更讓我佩服的部分是他對人生、幸福、成功的認知,獨特的見解與思考相當發人深省。
《蒙格之道》是繼《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後,另一本收藏查理.蒙格智慧的書籍。影響股神巴菲特至深的蒙格,每年只在自己擔任董事長的每日期刊股東會上暢所欲言,從經濟趨勢,到投資、閱讀、工作、人生、哲學無所不談,本書收錄 2014 年至 2022 年蒙格在每日期刊上與股東的問答紀錄。
做為傳統報紙業的每日期刊,雖然曾經也曾獨霸一方,但也不可避免地開始面臨沒落,自2014 年開始,長達七年的虧損,讓蒙格不得不面對公司需要業務轉型,蒙格將每日期刊轉向發展軟體開發商,為司法機構量身打造客製化司法訴訟及程序相關軟體,並因此再度獲利。本書可以一窺蒙格如何運用他的智慧,做出如此令人嘆服的決策,將每日期刊再度起死回生。
蒙格說人們最大的悲哀在於:「我們總是太快變老,又太慢變聰明。」要避免自己老得太快,智慧跟不上最快速的方法,就是透過閱讀來補足,保持年輕的心態,學習不同人物的思維想法,借鑒他人經驗來幫助自己可以走得更快一些。《蒙格之道》與《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都不談什麼大道理,只是些很「普通」的常識,但正是這些「普通」的常識,讓蒙格獲得了長久且持續的成功。
後記:你有推薦的必讀投資理財書嗎?
以上就是目前我所整理出來的投資理財推薦書單,所有書目都是我親自讀過,從中收穫許多,認為值得推薦的好書,如果哪一本有吸引到你,或是你讀過也有所收穫,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想法。另外,也非常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投資理財推薦書單」上還有哪一本書!未來這份書單也會隨著我的閱讀數量增加而持續更新,歡迎大家收藏,在想找投資理財書單的時候不妨從這份書單裡面挑選喔!希望我們都能持續透過閱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資訊,未來土星會持續分享更多文章,記得多多關注!如果想了解更多或是有任何問題建議,也歡迎與我聯繫!

內容最後更新於: 2025 / 1 / 27,由 Dr. Saturn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