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作者:Charlie Mackesy丨出版社:天下雜誌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彷彿找回了那個願意選擇善良的自己。無論你是八歲,還是八十歲,都希望能你也能透過這本繪本,感受到溫暖與力量,點亮內心的微光,重新獲得面對生活的勇氣,讓你再次相信,儘管這個世界也許冰冷,但你是被深深愛著的!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背景介紹
《男孩、鼴鼠、狐狸與馬》(The Boy, the Mole, the Fox and the Horse)的作者查理﹒麥克斯(Charlie Mackesy),他是一位來自英國畫家,職業生涯始於《旁觀者》周刊(The Spectator),隨後成為了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書籍插畫家。年逾 60 歲的他,儘管已經繪製了一輩子的插畫,卻直到 57 歲(2019 年)時才首次出版了個人作品《男孩、鼴鼠、狐狸與馬》。這本繪本一出版便迅速登上各大暢銷榜,成為席捲全球的現象級療癒繪本。2022 年,這部作品再次升級,推出了動畫版全彩繪本,並成功了搬上大螢幕。
有趣的是,這部作品原先並不會問世。最一開始,麥克斯只是長期在個人 Instagram 分享他的畫作,以獨特的水彩畫風,搭配簡單優美卻又充滿智慧的文字,觸動了無數讀者的心,如今也已經累積超過 200 萬的粉絲。他的故事始於一名小男孩與一隻鼴鼠,他們在荒野中展開旅程,途中與狐狸和馬相遇,彼此從陌生到熟悉,互相治癒與陪伴,在這條尋家的道路上,用最純真的話語,逐漸領悟出了關於勇氣、善良、堅持與愛的真諦。
雖然麥克斯自認為自己不擅長文字,但這本繪本卻以最簡短的文字,帶來最深刻的感動。也許本書沒有太多大道理,也許只是幾句簡單淺顯的對話,卻能成為照亮黑暗的一絲光亮、寒風中的一抹溫暖,治癒著飽受現實摧殘的我們,那顆斑駁的心。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本繪本,帶給我的三大暖心治癒的感動吧!

⒈ 少聽從恐懼,多聽從夢想
小男孩抱著鼴鼠坐在樹枝上談心時,鼴鼠說道:「我認識的很多老鼴鼠都說,多希望自己當初能少聽從恐懼,多聽從夢想。」

想想何嘗不是如此呢?每當隨著年歲增長,總是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想當初我⋯」的哀嘆。在《別把你的錢留到死》的心得中,我也分享了人們在臨終之際最常見的五大遺憾,其中位居第一的遺憾,正是「希望我曾經有勇氣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是活成他人期望的模樣。」
我們會害怕挑戰,除了因為需要跨出舒適圈以外,另一點就是恐懼失敗。然而,很多時候真正讓我們感到遺憾的,通常不是挑戰失敗的挫折,而是因為恐懼而放棄機會的自己。
這讓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經歷。學生時期的我,大多都活在自己父母所希望的框架之下,按部就班地走著一條看似「安全」的人生道路。雖然這並沒有對錯之分,但我知道這一路走來,我總是渾渾噩噩,感受不到太多快樂。直到某一天,我遇到了一位生命中的貴人,他讓我看見了-人生,也可以有很多不一樣。
從那時候起,我開始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事業,也開始敲起了鍵盤,把學習與成長的心得寫成一篇篇文章。雖然一路上,我也曾數度懷疑自己,也聽到過許多人質疑的聲音,還得背負轉換跑道帶來的壓力。這些也不免讓我有所動搖,想回去原本安穩的生活,但每當想起那個不太快樂的自己,總會讓我再次鼓勵自己,少聽從恐懼,多聽從夢想,想要成功,失敗無可避免,越想躲避失敗,越難走向成功,我們都還沒有失敗,只是還在走向成功的這條路上。
我寧可因為失敗而遺憾,也不要因為未曾嘗試而後悔。
-MJ﹒狄馬哥(MJ DeMarco),《快速致富》
⒉ 最大的自由,是可以選擇如何回應發生的事
小男孩與鼴鼠來到河邊,小男孩望著水中的倒影,感歎道:「你不覺得奇怪嗎?我們只看得見外在,但幾乎所有事都發生在我們的內心。」
走著走著,他們在途中遇見了一隻意外被陷阱困住的狐狸,儘管如此,狐狸依然惡狠狠地向鼴鼠說道:「要不是被陷阱困住,我會咬死你。」鼴鼠雖然有些害怕,但牠想了想,最終還是鼓起勇氣,用他小小的牙齒,咬斷了困住狐狸的鐵絲陷阱,拯救了狐狸。
小男孩抱著鼴鼠,稱讚他很勇敢,鼴鼠回答道:「我們擁有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選擇如何回應發生的事。」

這句話在我心中縈繞了許久。現實生活中,處處充滿著各式各樣的不公平,無論是命運的捉弄,還是環境的不公,有時也確實讓人感到無能為力。然而,也兩件事能真正達到公平,一個是「一天的 24 小時」,另一項,是我們同樣擁有「選擇如何回應所發生的事」的權利。
有句話說:「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心境;無法控制事情,但可以控制心情。」試著想像一下吧。當你出門走在路上,突然開始飄起了雨,你可以選擇站在雨中怨天尤人,但會破壞原先的好心情;但你也可以選擇嘗試轉換心境,去期待雨後的彩虹,會不會讓這場雨,顯得不那麼惱人呢?
也許我們可以選擇和狐狸一樣,第一時間選擇用憤怒面對他人的關心與善意;但同樣地,我們也可以選擇和鼴鼠一樣,用善良去面對他人的情緒。我想這也是《被討厭的勇氣》中所提到的「課題分離」,別人選擇如何回應你,那是別人的課題,你無法干預,但你可以選擇如何回應對方,這是屬於你的課題。
回到故事裡,小男孩與鼴鼠繼續著旅途,在遇到了狐狸與馬之後,一同結伴而行,卻在途中遭遇了一場暴風雨。這時,馬溫柔地說道:「當你覺得那些大事都失控時,專注於眼前你所愛的人事物。風暴會過去。」隨後,河邊的另一端,就出現了那一抹彩虹。也許我們的生活難以永遠風平浪靜,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用什麼心境去面對這一切。

在初版的故事中,還有一個被動畫版繪本刪減的片段,我覺得非常有意思。鼴鼠曾經問小男孩道:「你覺得杯子裡的水,是半空,還是半滿?」小男孩回答:「我很感謝能擁有一個杯子。」
讀到這句話,我瞬間毛骨悚然。我相信大多數人也都聽過「半杯水哲學」-悲觀者會看到只剩下半杯水,樂觀者則會看到還擁有半杯水。我從來沒想過竟然還有第三種答案,小男孩的回答,是樂觀知足的,也是滿懷希望的,因為擁有杯子,就代表著未來還有無限可能。這讓我不禁沈思著,也許我們一直都被框架在「半杯水」這個概念裡,但如果我們願意轉換視角,甚至跳脫這個框架,或許真的能迎來一個截然不同的結果呢!
兩個囚犯從監獄的鐵窗向外眺望,一位看向滿地泥濘,一位遙望滿天繁星。
Two men look at the same bars: One sees mud and one sees the stars.
-弗雷德里克﹒朗布里奇(Frederick Langbridge),《不滅之詩》
⒊ 最大的幻覺,是以為人生應該『完美』
當四位小夥伴漫步在雪地裡時,男孩突然問道:「你說過最勇敢的話是什麼?」馬回答道:「幫幫我。」在初版的故事中,小男孩繼續問道:「你覺得你最堅強的一刻,是什麼時候?」馬繼續回答:「當我敢顯露自己的脆弱的時候。」
「開口求助不是放棄,反而是堅持不放棄。」馬如此說道。

讀到這裡,我不禁再次反思著:是啊!上次開口向他人尋求幫助是什麼時候呢?無論是在事業、職場,甚至對未來的想法,都曾經歷過無數徬徨不安、迷茫無助的時刻,明明自己已經意識到現狀的不理想,為什麼就是難以開口尋求協助呢?
過去我總是習慣把煩惱與想法都放在心裡,即使是與自己較親近的人,也不願意坦白遭遇的難處。直到一次,一些誤會導致與一位友人出現摩擦,我卻還是礙於面子,不願意將所有煩惱與想法告訴對方,也不敢求助對方,直到漸行漸遠,只能追悔莫及。直到後來朋友直接告訴了我,明明本來是開口就能解決的誤會,為什麼非要等到無法挽回時才後悔呢?
很多時候,我們害怕開口求助,是因為害怕承認自己能力不足、害怕被拒絕、害怕被討厭。但換個角度思考,如果一直不尋求幫助,最終可能會變成什麼模樣呢?事實上,真正的堅持與勇氣,從來不是獨自執拗地硬撐,而是坦然面對現實問題,願意承認與揭露自己的不足。我們對於人生最大的幻覺,就是誤以為人生就應該「完美」。但現實是,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態,如果一直不願意開口尋求幫助,到最後吃虧的,只會是自己。
四個小夥伴在尋找前方亮光的途中,微光忽然消失,小男孩略微沮喪地說著:「糟糕,之前的亮光呢現在都看不到了。我們好像還有好長的路要走。」馬兒很快地安慰道:「是的,但你看,我們已經走了那麼遠。」

這讓我想起我在《真確》這篇閱讀心得中所提到的「負面型直覺偏誤」。我們很容易不自覺地過度關注當前的困境,而忽略的自己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正如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所說:「我們總是高估未來兩年的變化,低估未來十年將發生的改變。」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只要我們回首過去,就會發現自己早已走了那麼遠,跨越了那麼多障礙。
當我們能夠認清人生本來就難以盡善盡美,坦然面對與接受自己的不足,在徬徨無助的時候,記得要勇敢開口,求助從不代表放棄,而是代表著堅持不放棄。真正的堅持,是願意繼續想方設法向前走,而不是獨自佇立在原地兀自逞強。
如果第一次沒成功,先吃口蛋糕再繼續。
-查理﹒麥克斯(Charlie Mackesy),《男孩、鼴鼠、狐狸與馬》
後記:善待自己,是最真摯的善良
總結來說,《男孩、鼴鼠、狐狸與馬》是一本非常暖心治癒的繪本,不僅能夠在短短一個夜晚,甚至幾十分鐘內就能讀完,同時還能給予身處低谷時的我們更多力量,在迷茫無助時拉我們一把。書中的每一則暖心金句,都圍繞著勇氣、善良、堅持與愛這四個主題,搭配細膩精美的圖畫,讓無論處在人生哪個階段的我們,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鳴,尋得一絲慰藉。
最後,我想談談這本書中,很深刻的一句話-「善待自己,是最真摯的善良。」
當他們救出狐狸後,鼴鼠向小男孩說了一段話:「善待自己,是最真摯的善良。我們總是在等待別人的善意,但你可以從現在就開始善待自己。我們最難原諒的人,往往是自己。」不得不承認,這句話真的很扎心。

我們總是渴望得到更多來自別人的關懷與愛,希望被理解、被安慰、被陪伴,但我們卻常常忘了,自己才是最需要溫柔對待的人。正如《被討厭的勇氣》所說,別人想要選擇怎麼做,那是屬於別人的課題,而我們能掌控的,只有如何對待自己。與其期待他人改變做法,不如先從練習善待自己開始吧!
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在遇到生命中的貴人,決定開始為自己做出改變時,周圍卻出現了許多不理解跟質疑的聲音,一開始確實不斷影響我的情緒,甚至自我懷疑,但其實心裡面,也始終渴望著被理解、被支持,但現實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理解你的選擇。
直到最後我才終於想明白,與其盲目追求別人的認可,不如回歸本心,誠實面對自己的渴望。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真正的自由,不是來自他人的肯定,而是來自對自己的理解與接納。做自己,就好,善待自己,足矣。
在初版故事的最後,小男孩問了一道很戳心的問題,也是這本繪本留給我們,最溫暖而真誠的提醒。小男孩問道:「心受傷的時候,該怎麼辦?」小夥伴們各自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 用友誼、一起流淚、陪伴彼此,來包紮受傷的心,直到心重新充滿希望與快樂。
- 不要用別人對待你的方式,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 永遠記住,你的存在很有意義,你很重要,你是被愛的。而且你為這個世界帶來無可取代的東西。
我自己是分別讀過《男孩、鼴鼠、狐狸與馬》初始版本與動畫繪本版兩種版本。初版大多是以簡單的線稿呈現,故事順序也比較混亂一些;相比之下,動畫繪本版的圖畫更加精緻,故事也更連貫流暢,增加了一些片段,卻也刪減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片段。兩者各有優缺,我自己是都滿喜歡,我想我會把它擺在顯眼的地方,每當再次感到迷惘或無助時,就可以重新翻閱一下,再次尋回那一絲溫暖與勇氣!

.png)
內容最後更新於: 2025 / 3 / 28,由 Dr. Saturn 更新
推薦給您的相關文章
- 《峰與谷》閱讀心得丨人生的順與逆,都在一念之間
- 《走出迷宮》閱讀心得丨不改變就等死,世界從不等你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閱讀心得丨你與寶藏的距離,只在於你是否願意啟程
- 《成功的原則》閱讀心得丨《原則》變身冒險故事繪本